當繆思女神波琳妮雅遇到觀自在
上學期跟著博四的學生上課,從此他就是我的師父,期末師父說希望參與者能提出反饋跟意見,他正在為一家佛教雜誌寫文章,正好能用上。有任何心得分享都歡迎。我寫完反饋之後,信手拈來一首詩,這首詩的發生地點就是上課的貝利歐學院對面剛維修好也是牛津大學的建築,新古典風的古蹟,屋頂上宙斯的九個女兒之一,波琳妮雅,讚美詩女神,聽見了貝利歐傳來的心經,被喚醒,走下來循著聲音前進,卻遇見了觀自在…..
文/小邱
在決定黃金豬的封面要畫什麼樣子的時,速度還蠻快的,並不是我偷懶,而是內頁插圖有一張小豬很可愛,馬上就確定使用同樣的動作和表情。這封面構圖也是書裡面的故事橋段,述說著貪吃的黃金豬偷跑出豬圈,到處尋找食物偷吃農夫的作物,而這個農作物我想畫一個容易種、又具有台灣代表性,就像英國會想到馬鈴薯、墨西哥會想到玉米,屬於這片土地特有記憶與味道。
講到能代表台灣農產品不是蕃薯就是芋頭,它們在台灣都有長遠的歷史與故事
先出現在台灣這片土地的其實是芋頭,它是如何來的台灣的沒有明確的研究紀錄,不過在原住民的神話故事是這樣說的,那時天空還存在兩個太陽的時候,紅頭部落的石生人,他的兩位子孫在外面,無意間於樹洞中找到一個特別的植物,然後將它給祖父看,祖父看完後為這植物取名(Soli」也就是芋頭,從此他們將芋頭種下開始繁殖,成為達悟族人的主要食物。在排灣族的原住民還為不同品種的芋頭取上有趣的名字,可見芋頭在生活如此重要,如此自然。
蕃薯的原鄉在南美洲,因為容易保存的特性,跟著哥倫布趴趴走跑,也搭上大航海時代被帶著到處扎根,大約是16世紀,可能是福建的移民,也可能是荷蘭時期的外國船隻,蕃薯被帶到台灣,在戰亂飢荒的時候,讓人們能熬過非常時期的重要糧食。小時候住家周圍都是稻田,有些陵陵角角的田地就會拿來種平日食用的蔬菜,蕃薯也常在這些地方看到,
蕃薯和芋頭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政治被拿來做文章,被用來分化族群,現在想想它們是何其無辜啊,一個是存在已久,一個是見證族群融合的歷史,兩個都是可以代表台灣的味道,所以不管歷史還是政治,畫在我書裡的還是用我最熟悉的作物,最熟悉的台灣味。
上學期跟著博四的學生上課,從此他就是我的師父,期末師父說希望參與者能提出反饋跟意見,他正在為一家佛教雜誌寫文章,正好能用上。有任何心得分享都歡迎。我寫完反饋之後,信手拈來一首詩,這首詩的發生地點就是上課的貝利歐學院對面剛維修好也是牛津大學的建築,新古典風的古蹟,屋頂上宙斯的九個女兒之一,波琳妮雅,讚美詩女神,聽見了貝利歐傳來的心經,被喚醒,走下來循著聲音前進,卻遇見了觀自在…..
每次在畫雞的時候都會卡在比例,差一點就會感覺有點不協調,有時候想要強調表情,會不自覺地把頭畫大一點,但這麼做容易感覺頭重腳輕。畫正常比例,就會發現雞的五官小到一個不行,看起來就和一般的雞一樣沒有獨特風格,
想好豬圈要畫成什麼樣子之後,就得幫黃金豬創造很多親朋好友,除了她的兄弟姐妹,還可以增加其他的農場動物,腦中浮現出很多以前看過的童書繪本,心想有了那麼多隻動物不就能創造一個歡樂農場。
在《The World Is a Bundle Of Hay》中。我畫了一幅我非常喜歡的插圖。是一隻母雞和好幾隻小雞快樂無憂無慮地走在一起,好像一個快樂的家庭,我覺得幸福就是這個樣子。多年以後,我有機會在Roy的新書《Summer people》我又可以用母雞和小雞畫一張幸福的家庭,只是這次我想挑戰不同的表現方式。
最近一直分享溝通表達的經驗,因為英式教育整個重點就是「表達能力」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