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繆思女神波琳妮雅遇到觀自在
上學期跟著博四的學生上課,從此他就是我的師父,期末師父說希望參與者能提出反饋跟意見,他正在為一家佛教雜誌寫文章,正好能用上。有任何心得分享都歡迎。我寫完反饋之後,信手拈來一首詩,這首詩的發生地點就是上課的貝利歐學院對面剛維修好也是牛津大學的建築,新古典風的古蹟,屋頂上宙斯的九個女兒之一,波琳妮雅,讚美詩女神,聽見了貝利歐傳來的心經,被喚醒,走下來循著聲音前進,卻遇見了觀自在…..
文/小邱
教堂的壁畫不只是藝術品,華麗的建築裡中展現神蹟,美麗畫作裝飾美化整個牆面,而且還具有教育與傳教的功能。
以前沒讀過書,目不識丁的人還很多,只用口述傳達歷史或是教義並不容易,藉由牆上的畫作說故事,更容易加深印象,不只是畫本身的主題有故事,連角色的穿著、動作、手持的各種物品與背景都能傳達訊息,這樣藉由圖像傳達訊息分、知識的方法,即使到了現代還在使用且保留起來。
每年我們收到的萬年曆,其實也是這樣,存在了許多寶藏,其中有一段特別介紹 春牛芒神。以前是用圖像表現,稱作春牛圖,這個圖每年都不一樣,會依據天干地支,陰年陽年、五行、生肖等訊息繪製,再配合芒神的穿著預估今年的天氣,是乾旱還是多雨,炎熱或是寒冷,早期不識字的農民就靠著春牛圖的氣象預報,提醒自己耕作時該注意的地方。
不知道我製作的春牛圖聖誕掛飾有沒有讓你獲得靈感與知識,試試看自己的綠手指,搞不好能種出茂盛美麗的的植物。
上學期跟著博四的學生上課,從此他就是我的師父,期末師父說希望參與者能提出反饋跟意見,他正在為一家佛教雜誌寫文章,正好能用上。有任何心得分享都歡迎。我寫完反饋之後,信手拈來一首詩,這首詩的發生地點就是上課的貝利歐學院對面剛維修好也是牛津大學的建築,新古典風的古蹟,屋頂上宙斯的九個女兒之一,波琳妮雅,讚美詩女神,聽見了貝利歐傳來的心經,被喚醒,走下來循著聲音前進,卻遇見了觀自在…..
每次在畫雞的時候都會卡在比例,差一點就會感覺有點不協調,有時候想要強調表情,會不自覺地把頭畫大一點,但這麼做容易感覺頭重腳輕。畫正常比例,就會發現雞的五官小到一個不行,看起來就和一般的雞一樣沒有獨特風格,
想好豬圈要畫成什麼樣子之後,就得幫黃金豬創造很多親朋好友,除了她的兄弟姐妹,還可以增加其他的農場動物,腦中浮現出很多以前看過的童書繪本,心想有了那麼多隻動物不就能創造一個歡樂農場。
在《The World Is a Bundle Of Hay》中。我畫了一幅我非常喜歡的插圖。是一隻母雞和好幾隻小雞快樂無憂無慮地走在一起,好像一個快樂的家庭,我覺得幸福就是這個樣子。多年以後,我有機會在Roy的新書《Summer people》我又可以用母雞和小雞畫一張幸福的家庭,只是這次我想挑戰不同的表現方式。
最近一直分享溝通表達的經驗,因為英式教育整個重點就是「表達能力」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