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之劍橋之旅


文/胡素燕
幾個月前,劍橋一所小學想集資邀請我們過去,但一想到那個距離.... 一趟三小時多車程、來回六小時... 就沒勇氣回信。就這麼剛好,不到兩天,在劍橋讀碩士的台灣藝術家也詢問有沒可能到劍橋跟大家分享推廣藝術家和展覽的經驗。
想到一次過去可以做兩件事,很有意義,就決定去了!😄
真的非常開心今天有去劍橋,六十個孩子們和老師們一起聽故事,不只玩龍,還跟兩位來自台灣的繪者們一起畫龍、做龍舟、香包,玩到整個下午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孩子還不願意放學!這一趟,像是充電之旅,讓我們疲憊的身心得以解放,該丟的丟了,該拾回的初衷也找回來了!
***
傍晚,和一群台灣和香港的學生藝術家喝杯咖啡聊聊,聊到為什麼成立公司、為什麼做這些事情,因為時間好短,我講話只能好快,雖然知道可能大家會消化不良,但好久才能去一次,慢慢講好像也不可能....
從事藝術文化領域的朋友們都一樣,付出這麼多學費、精神、努力,進修、學習、尋找靈感、為大眾創作,最後卻好像處處不是路,再多熱心都逐漸被澆熄,尤其是.... 做免費還不被珍惜的時候。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會聚在一起吧。許多人好奇,雪花成立十年,現在又成立龍尋非營利組織,一個台灣人,到底是怎麼在這個出版和文化王國:英國,活下來,書不只能賣到世界英語系國家,活動還這麼受歡迎?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如參與過我們活動的朋友們都親眼看見的,高成本換來的成績。
我們很少公開談我們的費用,但今天討論到高成本,就會討論到我們在英國的基本行情,寫到這..... 突然發現這主題寫下去會整個哢哢長,如果又不是大家有興趣的主題,就會寫的很累,不如就此停筆,想問問題的朋友歡迎留言列出自己有興趣的部份,我們再來一一回答吧!
***
Arts Award 跟高層開會,只有我一個基層,還是會議中唯一的外國人,問了一堆他們沒想過的問題 😄
去劍橋路上,一路上:下一個圓環第二出口、下一個圓環第一出口、下一個圓環、下一個圓環,老師說:我覺得我晚上睡覺耳邊會一直出現『下一個圓環』到天亮 @@
香包沒空給兩班孩子做,準備七十份材料,做香包的孩子做完一個又一個、下課了還在塞香草😄
我跟老師說:「你今天竟然沒進來聽我說故事!我今天又有新版本了!我說故事都是依照現況產生新版本耶!」
老師回答我:「你說故事每次都是依照你『忘記劇情的程度』產生新版本。」🤣🤣🤣
傍晚跟好幾位藝術家聊天,這次記得一定要合照!